/ 投资杂谈 / 12浏览

【人之初】聊一聊“知道分子”

      看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,英国哲学家罗素说:人生而无知,但是并不愚蠢,是知识使人愚蠢。【衷中参西】公众号【人之初】这个版块,最开始的想法是因为我女儿的出生,我希望能够记录她成长的点点滴滴,愿景是期望她能够一直保持对世界充满好奇。现在来看,只能降低一些标准了,“不愚蠢”就很好。

    《孟子》正式提出了“良知良能”,意思是说,人生下来就会一些“不学而能”的本领。浅显一点儿说,“良知良能”指本能或者常识。我想,这与罗素说的“人生而无知,但是并不愚蠢”是一个意思。在这信息爆炸、流量为上的时代,似乎每个人每天的正业便是刷视频、看信息,一个人如果能够一直保持“良知良能”的警觉,他一定会成长为个中翘楚。

      王朔创了一个词,叫“知道分子”,充满了对这部分群体的揶揄和讥讽。我想,这就是“知识使人愚蠢”的社会诠释吧。知道分子,不是知识分子,二者有严格的区别。在知识背景上,知道分子是杂家,举凡哲学、政治学、经济学、社会学、文学甚至医学等都知道一点。而且,知道分子绝对不甘寂寞,对于批评比原创更热衷,更有想法,在驳斥对手的过程中,他们最懂得享受比别人知道得更多的快感。

      《论语》中有一个典故,子曰:“道听而涂(途)说,德之弃也”。原意是,一个人在半路上听到了一个道理,就急于显摆自己的知识,还没有去认真思考呢,马上就说给下一个人听了,从而显摆自己多学问。现在已经将“道听途说”引申为传播没有根据的东西。

      我觉得,我们应该认真反思!比如,今天看了一个关于“###”的帖子,下一秒马上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研究“###”的专家;查阅了几篇文献,跟踪了一个热点,马上就能够与自己的科研方向结合起来;看了一本科普书,逢人便说我可懂“###”了……我认为,这些都是“道听途说”,是“德之弃”。

    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《罗辑思维》有一期关于中医的节目,里面罗振宇提到中国古代人民的平均寿命只有28岁。试问,“中医疗效这么好,为什么古人的寿命却这么低”?看似很有道理,其实,也是“道听途说”耳。

      很简单的逻辑,活了72岁的孔子总结自己的一生,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”。而且,孔子还教育自己的学生,曰:“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”。也就是说,在孔子生活的年代,一个人到了四十、五十左右的年龄,如果还没有被人听闻,恐怕这辈子也就没什么发展了。试问:这个事业发展年龄段,跟我们今天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吗?再来看,古人形容人年龄段丰富的词汇:垂髫(tiao)、豆蔻、束发、弱冠、而立、天命、花甲、古稀、耄耋、期颐等等。中国古人正常的平均寿命怎么可能只有28岁?完全立不住脚!

      那么,这个数字从哪里“道听途说”来的呢?民国时期许仕廉在《人口论纲要》表达战乱流离时有句偏激的话,“历史大部分时期……国人的平均寿命二三十岁”。后来,慢慢有了统计学概念,《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》的统计结果:西汉时期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0.5岁,东汉为64.5岁,三国时期为57.3岁,西晋为52岁,南北朝时为56.8岁,唐朝为65.6岁,五代十国时为61.8岁,宋朝为64岁。这与唐朝活了58岁的杜甫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的感叹,基本也是一致的。

      哈佛、北大和台湾中研院的学者们收集整理了中国历代人物资料数据库(CBDB),CBDB主要收集唐朝至清末一千三百多年间的人物数据,其中多达三万三千五百多人有明确的生卒年份,这给了我们不错的样本量来计算各朝代的人均寿命和寿命中位数。 由此可见,古人平均寿命低下,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战乱。如下图所示:

图片

      王阳明讲“知行合一”,其中的“行”,是身体力行,切己体察,最忌道听途说。

     “知行合一”有三种境界:生知安行、学知利行、困知勉行。对于我们大部人,很难说去追求“生知安行”这种境界。即使通过不断学习,能够很快应用还不犯错误,就像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那样“不贰过”,恐怕也很少。如此看来,能够做到“困知勉行”就很好了。也就是说,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挑战,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,然后再落实到行动上,经过不断地“搓、磨”,最终可以克服困难与挑战。

      是不是感觉“困知勉行”也不符合自己?😓😇

      “困知勉行”虽然是最后一重境界,但前提仍然是“知行合一”。按照王阳明的说法,真正做到知行合一,则近道矣。不要把“道”这个字,想的那么玄虚与复杂,至少每一个行业有一个最基础的门槛——门道。每个行业中,掌握“门道”的人多吗?有一个定律叫巴莱多定律,俗称二八定律。可以大概的说,每一个行业中做到“困知勉行”的人,也就二成。

      面对知识信息爆炸,孔子说“虽多,亦奚以为”?如何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,思考并寻找其背后的底层逻辑,显得尤为重要,孔子又说“吾道一以贯之”!我将自己第一本专著的副标题定义为【寻找中医经典中的逻辑】,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期许,共勉!


衷中参西  2024-04-24 07:07  北京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I-TsCB5hkqYhXiufnbE5g

0

  1.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